close

不山不市的小學生攝影課

不山不市的小學生攝影課秒殺搶購

不山不市的小學生攝影課網友評鑑5顆星

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

中文書-藝術設計-攝影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290
  • 優惠價:79229
  • 優惠期限:2016年01月20日止

  • 不山不市的小學生攝影課

    想了解更多不山不市的小學生攝影課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一群「不山不市」的偏鄉孩子 × 簡單易懂的十五個攝影公式
    = 美感力+專注力+觀察力+挫折容忍力!
     
      七個熱愛攝影的大叔走入偏鄉,遇見一群天真爛漫「不山不市」的小學生,
      拿起簡單的手機,依照十五個有趣公式,大人小孩一起玩攝影!
      互相激盪出創意的火花,呈現令人驚豔又充滿童心的作品。
     
      孩子為什麼要學攝影?
      光影明暗,色彩形狀,培養孩子的美感力!
      仔細觀看,耐心等待,培養孩子的專注力!
      翻轉角度,重新發現,培養孩子的觀察力!
      不斷嘗試,自我修正,培養孩子的挫折力容忍力!
      從今天起,帶著相機、手機,全家人一起走出戶外學習攝影,曬曬太陽,體驗這個真實世界的一切,建構彼此生活裡共同的話題與記憶,開啟孩子們無限的想像空間和創意,找回屬於一家人的笑聲和快樂!
     
      在數位化的時代,人手一台手機/相機,小朋友從小就開始拿著相機學拍照,但坊間還沒有看到專為小學生寫的攝影書。

      《不山不市的小學生攝影課》作者張天雄是一位攝影記者,因緣際會走入偏鄉,組成「公益藝術家協會」,投入弱勢孩童的教學。

      他在本書中提出自己歸納的「十五個攝影公式」,只要套用這簡單的公式,就能拍出漂亮的照片,也從中訓練孩童們觀察、取景的能力。

      他與杉林國小的學童們一起合作,將十五個公式設計成課程,在書中以孩子們的作品為例,呈現孩子鏡頭下充滿童趣又新鮮的世界。
     
    本書特色

      1. 只要一支手機,就能拍出精采作品。
      2. 攝影公式簡單易懂,容易學習,從8歲小學生到80歲長者都可以輕鬆上手。
      3. 不談昂貴器材、複雜理念,從生活取景找題材,讓父母、師長帶著孩子一起學習。
      4. 小學生作品忠實呈現,老師、父母可以從作品中了解孩子的世界。
     

    作者介紹

    作者簡介

    張天雄

      教育博士、藝術碩士,曾擔任駐校、駐村藝術家、大學學務長、研發長,以及《聯合報》、《中國時報》等國內著名媒體攝影記者,也是公共電視《我用相機看世界》節目老師,得過多個國內外攝影獎,經常舉辦藝術展覽。目前為社福基金會執行長、公益藝術家協會理事長、佛光山人間社顧問,以及天下出版《未來Family》數位期刊作者。
     
    攝影者簡介

    公益藝術家協會

      2010年成立、以服務偏鄉、弱勢,及推廣藝術教育為宗旨的組織,已經以藝術教育和超過200位學童互動。與本書合作的攝影家有林建榮、覃冠生、陳柏林、趙元彬、林宏佳,以及徐世經等人。
     
    杉林國小

      位於高雄市杉林區,是一個不在山裡、也不在市區的「不山不市」學校,全校學生不到60人,本書與該校五、六年級學生合作。
     

    目錄

    序一 用夢想翻轉不山不市的命運 郭明科
    序二 透過鏡頭,看見生命的溫度 陳佳正
     
    前言 讓身經百戰的攝影老師和不山不市的孩子帶你學攝影

    準備 
    1、為什麼孩子要學攝影?
    2、什麼是「攝影公式」?
    3、如何學好攝影?
     
    第一課 用方框找畫面重點:預視
    第二課 攝影就是要不一樣:視覺背犯
    第三課 尋找完整的形狀:完形心理學
    第四課 我所看到最小形狀:微觀
    第五課 把天空當作背景:強調主體
    第六課 尋找單純的背景:凸顯主體
    第七課 發掘物品中的焦點:尋找一個點
    第八課 重複的主題很有趣:兩個點
    第九課 三個點連成一條線:三個點
    第十課 避開線條的干擾:點線面的組合
    第十一課 創造畫面的立體感:消失點
    第十二課 用顏色來吸引視覺:色塊
    第十三課 營造畫面的生命:水與火
    第十四課 照片裡的有趣臉孔:形狀的類比
    第十五課 構圖裡的黃金比例:井字構圖法
    第十六課 攝影公式的組合
     
    不山不市的小小攝影師
    不山不市的攝影老師
     



    用夢想翻轉不山不市的命運
    杉林國小校長 郭明科

      一個坐擁青山綠水的小型學校,一個充滿春風和氣的歡喜園地;是月光山的呼喚,是楠梓仙溪的洗禮,孕育著杉林國小。
      
      杉林國小是我初任教務主任的地方,也是我成為校長的第一所學校。不同於大部分校長在偏鄉任期屆滿之後就遴選回到市區學校,我選擇了留在這所「不山不市」的偏鄉小學。

      我服務的杉林國小是一所不在偏遠山區、也不在繁華市區的邊陲學校。沒有像原住民學校受到政府單位的特別補助,也沒有來自企業的專案關懷,更沒有市區家長的社經背景與豐富文化建設;相反的,本校學生來自單親、隔代教養、中低收入、與新住民子女的家庭比例有七成以上,可以說都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弱勢。

      從縣市合併到經濟衰退,台灣教育進入「M型化」的資源分配。「不山不市」學校經常落到政府補助要不到、民間捐款輪不到的兩頭空處境。這些年來,我和學校的教職員不斷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計畫,希望能引進更多的教育資源活水,跳脫困境。

      杉林國小在2009年的88風災後,就與公益藝術家協會理事長張天雄博士長期透過攝影教育,合作打開偏鄉教育可能性的另一扇門。

      學校持續辦理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,讓攝影教學融入在正式課程中,同時利用暑假期間由協會藝術家辦理攝影育樂營,經過這幾年的播種,我們看到個孩子們透過屬於他們自己的視野,呈現出最童稚純真的美麗畫面,才知道原來每個孩子心中都住著小小藝術家,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教育滋長,終能綻放出美麗花朵。

      人生就是追求真善美,我一直認為美學教育應從小扎根。過去學習攝影被喻為昂貴又難以入門的藝術,這次我們一起用手機打破昂貴器材的框架,讓孩子們以最簡單的方式進入攝影的迷人領域。

      最重要的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實踐了「給魚不如教釣魚」的理念。與藝術家們一起努力,讓杉林的學童瞭解,原來他們也能夠用自己的雙手,為自己掙到教育基金,進而懂得知福、惜福與感恩。

      這個過程不僅擺脫被施捨的弱勢刻板印象,更重要的教育意義,是給予學生成功的經驗,創造可以揮灑才藝的舞台。

      誠如藝術家羅丹所言:「生活中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。」

      運用相機可以記錄生活、留住感動,也能從鏡頭不同的視野去感受世界;謝謝公益藝術家的夥伴們和我們一起努力,讓原本缺乏自信、灰心沮喪的小朋友,因為攝影,開闊了眼界,生活也因此充滿更多的驚奇與美好!相信在孩子捕捉令人感動的瞬間,也能感受到生命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!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nzqsf91719 的頭像
      nzqsf91719

      博客來網路書店

      nzqsf917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