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讀唐詩練功夫:教出孩子允文允武好品格秒殺搶購

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
中文書-親子教養-潛能/學習力啟發分類優質推薦

想了解更多讀唐詩練功夫:教出孩子允文允武好品格的內容嗎
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內容簡介
跟李白一同吟詩,和葉問一起練拳,
原來武術可以這麼好玩!
孩子左右腦同時開弓,瞬間提升體能與心智,
身心安定,自然養成端正好品格。
一位是孩子最喜愛的功夫老師、國家級武術教練──培根老師,原來武術可以這麼好玩!
孩子左右腦同時開弓,瞬間提升體能與心智,
身心安定,自然養成端正好品格。
一位是備受大小朋友愛戴的兒童文學作家、國文老師──亞南老師,
聯手帶領孩子讀詩、打拳,
把唐詩變成功夫口訣,拳打腳踢有故事,練起功夫更有趣!
用身體感受唐詩,一字一句都成動作,一輩子熟記忘不了!
◎找到一首輕易觸動孩子心靈的唐詩,開始落實「唐詩功夫」
學習功夫的傳統方式是一邊念口訣,一邊做動作,
孩子們常常覺得無聊枯燥就失去耐性,
而這是任培豪發展唐詩功夫的契機,根據唐詩的意思來設計功夫的動作,
<詠鵝詩>是一首有趣又可愛的短詩,讓人腦海中立刻勾勒出故事畫面,
孩子們藉著動作更深入體會文字的意境,了解為人處事的道理。
家長們則認為「唐詩功夫」不只培養孩子的文學造詣及功夫素養,
還能提升孩子的自信與內涵。
◎讓孩子一邊練拳一邊念詩,同時開發左右腦
我們的左右腦各司其職,掌管特定功能。
右腦對於空間、顏色、型態、視覺心像及韻律、創造等具有優勢,
左腦則擅長語言、文字、判斷、分析、數學與邏輯。
孩子們讀唐詩活化了掌管文字、語言的左腦,
練功夫讓肢體隨著文字意境伸展、發揮了右腦的創造力,
全腦一起運作,能促進學習的效率,深化學習的效果。
◎貫徹功夫精神,落實品格教育
學功夫需要體力,但更需要耐力。
動作要做到位,需要用心體會身體的改變。
一段時間下來,不但動作會愈做愈好,孩子的個性也會變得更穩定,
面對任何情況都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,這就是所謂的「武德」。
功夫除了強健體魄,還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正向、正確的生活態度。
◎練功夫,要先學好基本勢,奠定根柢未來可活用,日常生活中還可防身、保護自己。
中國功夫博大精神、門派眾多,培根老師融合南北派及各家精華,簡化統一,
整理成自然勢、騎馬勢、獨立勢、登山勢、半馬勢、坐盤勢、太極勢與仆下勢。
這八勢簡單易學,可以和任何門派都相通。
小朋友上手後可以自行運用,設計自己喜歡的唐詩招式,
平常則可以防身健體,鍛鍊心性。
◎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吟詩練拳,正是親子溝通好時光
精選十二首唐詩,由入門到進階,搭配詳細分解動作與賞析:
〈詠鵝詩〉:模仿大白鵝的動作,讓小朋友學習觀察。
〈憫農詩〉:體會農夫種田的辛苦,讓小朋友學習感恩。
〈芳草詩〉:展演大自然動態,讓小朋友學習小草不屈不撓的精神。
「功夫是一種身和心的涵養過程。一拳一腳,一次一次要求自己,一點一滴慢慢累積,孩子學習掌握自己的身體,也淬鍊了自己的心,變得更專注、更有耐性,也更獨立。潛移默化中培養好品格,這是我希望透過功夫給孩子一輩子最珍貴的禮物。」──培根老師
本書特色
1.第一本為孩子寫的功夫學習書,親子共享,隨時隨地皆上手。
2.文字解說淺顯易懂、分解動作一目了然。
3.全書示範動作皆由3~12歲小朋友親自展演。
4.由最具權威的國文老師編寫12首唐詩賞析,親子同時體驗文學之美。
名人推薦
黃越綏(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創辦人)
陳安儀(親職作家)
葉丙成(台大MOOC執行長)
鄭俊德(華人閱讀社群主編)
鄭凱云(TVBS新聞主播)
盧蘇偉(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)口碑推薦
隨著三C產品發達,現代孩子坐在室內的時間愈來愈多,缺乏肢體伸展的機會與時間,實在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。任老師帶領孩子,一邊念唐詩,一邊練中國功夫,不但益智,又能健身,真是一舉兩得!本書以詳盡的圖文,讓爸爸媽媽可以隨時隨地帶著小孩,在家裡、去戶外,都可以健身喔!──陳安儀/親職作家
結合詩與武術的教學方法,讓人驚豔。透過學功夫教小朋友做人,練身也練心!──葉丙成/台大MOOC執行長
任兄的人生就像許多武俠小說男主角一樣,體弱多病、家庭坎坷、從小被霸凌,充滿了傳奇與故事,只是他沒有遇到絕世高人打通任督二脈,而是因著他的選擇,讓他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。
這是一本不同於以往的親子功夫書,讓孩子與父母透過寓教於樂的肢體互動,把國學與武術結合,讓孩子學會武術基礎保護自己,也在正確的武德價值中,走出不平凡的人生路,與大家推薦這本好書。──鄭俊德/華人閱讀社群主編
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「允文允武」,但是又要會詩詞歌賦,又要能練中國功夫,哪有麼容易啊?
現在,「唐詩功夫」不正滿足這個想望嗎?
孩子不但能活動筋骨、擺出帥氣架勢、更能自保免於霸凌,同時,一首首唐詩朗朗上口,又能激發出孩子創意,再好不過!──鄭凱云/TVBS新聞主播
作者介紹
作者簡介
任培豪(培根老師)
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MBA,武術文創工作者、唐詩功夫創始人。
現為國家級武術教練,首創將文化創意融入武學,獲得文化部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冠軍,亦是第九屆 Diageo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得主,推廣「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」,開啟武術文創的濫觴,為傳統武術賦予創新,促使中華武術轉變為親民的文化資產,進而發揚功夫之美。曾登上TED x Taipei年度大會,將唐詩功夫文創理念發揚至國際舞台。
陳亞南(亞南老師)
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,曾任中學教師,《北市青年》期刊編輯、《國語日報》語文中心教師。陳亞南的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,兼及兒童文學。文字具淡雅韻致,充滿人生平凡中的深度智慧,筆下含蘊深情。自一九七二年投入兒童戲劇,並嘗試兒童文學創作,作品多曾次獲獎演出。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,省新聞處優良文藝作品獎,青少年兒童劇展最佳編劇,洪建全兒童文學獎,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。
任培豪(培根老師)
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MBA,武術文創工作者、唐詩功夫創始人。
現為國家級武術教練,首創將文化創意融入武學,獲得文化部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冠軍,亦是第九屆 Diageo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得主,推廣「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」,開啟武術文創的濫觴,為傳統武術賦予創新,促使中華武術轉變為親民的文化資產,進而發揚功夫之美。曾登上TED x Taipei年度大會,將唐詩功夫文創理念發揚至國際舞台。
陳亞南(亞南老師)
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,曾任中學教師,《北市青年》期刊編輯、《國語日報》語文中心教師。陳亞南的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,兼及兒童文學。文字具淡雅韻致,充滿人生平凡中的深度智慧,筆下含蘊深情。自一九七二年投入兒童戲劇,並嘗試兒童文學創作,作品多曾次獲獎演出。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,省新聞處優良文藝作品獎,青少年兒童劇展最佳編劇,洪建全兒童文學獎,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。
目錄
序1 流傳千年的復古美學,文武雙全的另一種詮釋/任培豪
序2 與孩子一同體驗充滿歡樂的力與美的遊戲/陳亞南
第1章 功夫如何救了我
第2章 學會基本勢,孩子也可以變成厲害的功夫小子!
1自然勢──腳踏實地,才能頂天立地。
2騎馬勢──抬頭挺胸,才能保持平衡。
3獨立勢──單腳站穩,才能自我保護。
4登山勢──跨步向前,才能主動出擊。
5半馬勢──學習轉變,才能蓄勢待發。
6坐盤勢──靈活運用,才能隨機應變。
7太極勢──掌握虛實,才能深藏不露。
8仆下勢──扭轉逆勢,才能反敗為勝。
*生活應用篇
第3章 練好唐詩功夫,孩子就是頭好壯壯的優等生!
1詠鵝──學習觀察大自然
2憫農詩──學習感恩造物者
3芳草詩──學習不屈不撓的精神
4春曉──學習運用五感體驗
5相思──揣摩思念的心情
6靜夜思──展現身法儀態
7登鸛雀樓──揣摩登高的意境
8遊子吟──學習孝順與報恩
9塞下曲──表現英勇豪氣
10秋夕──體會優閒雅興
11送孟浩然之廣陵──珍惜友情可貴
12楓橋夜泊──想像離鄉旅人的心境
序2 與孩子一同體驗充滿歡樂的力與美的遊戲/陳亞南
第1章 功夫如何救了我
第2章 學會基本勢,孩子也可以變成厲害的功夫小子!
1自然勢──腳踏實地,才能頂天立地。
2騎馬勢──抬頭挺胸,才能保持平衡。
3獨立勢──單腳站穩,才能自我保護。
4登山勢──跨步向前,才能主動出擊。
5半馬勢──學習轉變,才能蓄勢待發。
6坐盤勢──靈活運用,才能隨機應變。
7太極勢──掌握虛實,才能深藏不露。
8仆下勢──扭轉逆勢,才能反敗為勝。
*生活應用篇
第3章 練好唐詩功夫,孩子就是頭好壯壯的優等生!
1詠鵝──學習觀察大自然
2憫農詩──學習感恩造物者
3芳草詩──學習不屈不撓的精神
4春曉──學習運用五感體驗
5相思──揣摩思念的心情
6靜夜思──展現身法儀態
7登鸛雀樓──揣摩登高的意境
8遊子吟──學習孝順與報恩
9塞下曲──表現英勇豪氣
10秋夕──體會優閒雅興
11送孟浩然之廣陵──珍惜友情可貴
12楓橋夜泊──想像離鄉旅人的心境
序
作者序1
流傳千年的復古美學,文武雙全的另一種詮釋文/任培豪
倘若生在古代,你想讓孩子成為文人雅士,還是武功蓋世?我想,除非富家子弟,否則難兩全。
人們生於現代,每天被流行文化轟炸,見怪不怪,卻漸漸覺得愈「古」的東西愈有素養價值,也因為人們的教育水準高了,品德意識抬頭,為了成為更好的人,於是開始追求身心靈的薰陶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為人父母,期望下一代擁有真善美,為這個社會孕育正向的力量。
我認為這股正向的力量,應該從「心」做起,「身體」力行。首先,父母是孩子的榜樣,孩子的一言一行,往往是看著父母、學著做。因此,我決定為孩子做出突破,陪伴孩子,感受流傳千年的復古美學。
我試著以不同的角度,為孩子詮釋我們華人最引以為傲的文化內涵。我重現文化的方式,是讓教學過程中,擁有美好的想像意境,肢體呈現力求淺顯易懂,讓孩子從小喜歡接受古代文化。因此,我推出適合孩童學習的「唐詩功夫」文創教學法,融合唐詩文化與功夫文化。
唐詩,傳誦千年的深層文學。功夫,演繹千年的精粹武學。這兩股千年的力量,我將之融會貫通,成為落實內涵教育的一顆希望種子。
當文學遇上武學,文字不再只是文字,跳脫靜態,它活絡了起來;功夫不再只是單純的拳腳,它再現了涵養;當唐詩結合功夫,印證了文武雙全的真實活力,允文允武,是可以實現的。
中華文化的精粹,我們稱為老祖宗的智慧,現代人儘管欠缺卻也崇尚。在繁忙的塵囂中,社會上需要注入一股文化的教育力量,洗滌我們的心靈、陶冶我們的心智。歷盡千古淬鍊而成的國粹:文字的藝術、意境的演繹──唐詩;肢體的藝術、力量的詮釋──功夫。兩者的完美結合,演化成全新的文創教學模式:唐詩功夫。
現在,你準備好讓孩子體會允文允武的魅力了嗎?
作者序2
與孩子一同體驗充滿歡樂的力與美的遊戲文/陳亞南
你可能常聽人說:「允文允武」、「文武雙全」等對人讚美的話語。一個人有文才、博學,又懂武術,多麼讓人羨慕或者自豪。這樣再來說「唐詩功夫」就懂了,這本書簡單說:就是要教孩子允文又允武。
唐詩是一種美麗的文學作品,需要深靜的咀嚼、吟誦和思索,給我們文才;而功夫呢,功夫是一種武術,是動力的反射,要豪邁、出力,給我們體能。將兩者結合就是有才學有武術的「文武全才」了。
可是一初始,我十分疑惑「唐詩功夫」到底是什麼?是上功夫課之前等待的序曲,或者安插在功夫課的中場休息時間,朗讀一篇唐詩,讓好動的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嗎?
直至查詢了培豪的功夫課程,他的招式中充分詮釋了唐詩的趣味,比如有一處:手臂彎曲而向上,真如鵝頸向天而歌,孩子不必硬記死背第一招、第二招⋯⋯,在整個唐詩的引領下,孩子一面聯想,一面進行肢體的動作。因為唐詩的情韻,也讓習武這生硬的出力,能從心底揮出力量,所以每一個招式也都是一氣呵成,更容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。
然而,唐詩功夫就止於這樣嗎?培豪想要推展的高度和理想,也僅止於這樣嗎?當我們和培豪再深切接觸,從完整的一堂功夫課,整首詩以功夫詮釋,也顯現出詩中的氣魄,詩文的內在,因為加入了肢體動作,詩文也不再只是紙上的優美,可以融入心靈、肢體。
我很鼓勵孩子背唐詩,我自己就和三歲的小孫女一起讀唐詩,我們選背五言的絕句或樂府。當她搖頭吟哦時,不止是學習語言,也是一種快樂的遊戲,同時也是生活的豐富。當我再多加入一點故事和小小的動作時,她整張小臉都亮了起來,我相信那時候的她,心中也有很多亮點和聯想。
我想起一個朋友,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常常帶著孩子去爬山。每次出發前,就和孩子一起先查查有關山的詩,在山道上,一首詩一人接一句。他的孩子竟說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光。
如今,有了唐詩功夫,背背唐詩,動動四肢,是不是更有趣味?
我相信一定是的。
流傳千年的復古美學,文武雙全的另一種詮釋文/任培豪
倘若生在古代,你想讓孩子成為文人雅士,還是武功蓋世?我想,除非富家子弟,否則難兩全。
人們生於現代,每天被流行文化轟炸,見怪不怪,卻漸漸覺得愈「古」的東西愈有素養價值,也因為人們的教育水準高了,品德意識抬頭,為了成為更好的人,於是開始追求身心靈的薰陶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為人父母,期望下一代擁有真善美,為這個社會孕育正向的力量。
我認為這股正向的力量,應該從「心」做起,「身體」力行。首先,父母是孩子的榜樣,孩子的一言一行,往往是看著父母、學著做。因此,我決定為孩子做出突破,陪伴孩子,感受流傳千年的復古美學。
我試著以不同的角度,為孩子詮釋我們華人最引以為傲的文化內涵。我重現文化的方式,是讓教學過程中,擁有美好的想像意境,肢體呈現力求淺顯易懂,讓孩子從小喜歡接受古代文化。因此,我推出適合孩童學習的「唐詩功夫」文創教學法,融合唐詩文化與功夫文化。
唐詩,傳誦千年的深層文學。功夫,演繹千年的精粹武學。這兩股千年的力量,我將之融會貫通,成為落實內涵教育的一顆希望種子。
當文學遇上武學,文字不再只是文字,跳脫靜態,它活絡了起來;功夫不再只是單純的拳腳,它再現了涵養;當唐詩結合功夫,印證了文武雙全的真實活力,允文允武,是可以實現的。
中華文化的精粹,我們稱為老祖宗的智慧,現代人儘管欠缺卻也崇尚。在繁忙的塵囂中,社會上需要注入一股文化的教育力量,洗滌我們的心靈、陶冶我們的心智。歷盡千古淬鍊而成的國粹:文字的藝術、意境的演繹──唐詩;肢體的藝術、力量的詮釋──功夫。兩者的完美結合,演化成全新的文創教學模式:唐詩功夫。
現在,你準備好讓孩子體會允文允武的魅力了嗎?
作者序2
與孩子一同體驗充滿歡樂的力與美的遊戲文/陳亞南
你可能常聽人說:「允文允武」、「文武雙全」等對人讚美的話語。一個人有文才、博學,又懂武術,多麼讓人羨慕或者自豪。這樣再來說「唐詩功夫」就懂了,這本書簡單說:就是要教孩子允文又允武。
唐詩是一種美麗的文學作品,需要深靜的咀嚼、吟誦和思索,給我們文才;而功夫呢,功夫是一種武術,是動力的反射,要豪邁、出力,給我們體能。將兩者結合就是有才學有武術的「文武全才」了。
可是一初始,我十分疑惑「唐詩功夫」到底是什麼?是上功夫課之前等待的序曲,或者安插在功夫課的中場休息時間,朗讀一篇唐詩,讓好動的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嗎?
直至查詢了培豪的功夫課程,他的招式中充分詮釋了唐詩的趣味,比如有一處:手臂彎曲而向上,真如鵝頸向天而歌,孩子不必硬記死背第一招、第二招⋯⋯,在整個唐詩的引領下,孩子一面聯想,一面進行肢體的動作。因為唐詩的情韻,也讓習武這生硬的出力,能從心底揮出力量,所以每一個招式也都是一氣呵成,更容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。
然而,唐詩功夫就止於這樣嗎?培豪想要推展的高度和理想,也僅止於這樣嗎?當我們和培豪再深切接觸,從完整的一堂功夫課,整首詩以功夫詮釋,也顯現出詩中的氣魄,詩文的內在,因為加入了肢體動作,詩文也不再只是紙上的優美,可以融入心靈、肢體。
我很鼓勵孩子背唐詩,我自己就和三歲的小孫女一起讀唐詩,我們選背五言的絕句或樂府。當她搖頭吟哦時,不止是學習語言,也是一種快樂的遊戲,同時也是生活的豐富。當我再多加入一點故事和小小的動作時,她整張小臉都亮了起來,我相信那時候的她,心中也有很多亮點和聯想。
我想起一個朋友,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常常帶著孩子去爬山。每次出發前,就和孩子一起先查查有關山的詩,在山道上,一首詩一人接一句。他的孩子竟說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光。
如今,有了唐詩功夫,背背唐詩,動動四肢,是不是更有趣味?
我相信一定是的。
詳細資料
- ISBN:9789866118845
- 叢書系列:好生活
- 規格:平裝 / 248頁 / 17 x 23 cm / 普通級 / 全彩印刷 / 初版
- 出版地:台灣
博客來中文書館為全台灣最大網路書店,提供文學小說、商業理財、漫畫、心靈、醫療保健、藝術設計、童書、親子教養、考試書等中文書,並有豐富特價書。博客來,書籍,中文書,圖書,網路書店,特價書,買書,66折,六六折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