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跟著大師教孩子:8個理論、10位大師觀點,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

跟著大師教孩子:8個理論、10位大師觀點,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秒殺搶購

跟著大師教孩子:8個理論、10位大師觀點,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網友評鑑5顆星

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

中文書-親子教養-潛能/學習力啟發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300
  • 優惠價:9270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

  • 跟著大師教孩子:8個理論、10位大師觀點,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

    想了解更多跟著大師教孩子:8個理論、10位大師觀點,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歷久不衰的經典理論與幼教研究,
    絕對是教導孩子的生活寶典,
    跟著大師教孩子,就對了!

      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,
      究竟該依學校老師這樣教,還是照親友說的那樣做?
      東也想聽一點、西也想學一些,
      請看「理論」怎麼說:

      ‧一個人的身高、長相、智商,會受到先天遺傳影響,一個人的性格,更受先天遺傳影響極大!
      ‧父母不只需要了解並接納孩子的先天性格、因材施教,也應該透過量表,知道自己的性格與教養風格,並尋求必要改變,達到「親子契合」的理想目標!
      ‧佛洛伊德說:「人的基本個性在六歲左右即已建立,爾後一生改變不大。」因此,幼兒時期是後天個性建立的關鍵期!
      ‧五歲之後,人類的大腦只剩下10%左右的成長空間!
      ‧「玩」是幼兒最自然、最有效的學習方式!
      ‧孩子不合邏輯的言行想法和遊戲方式,是學習成長的必要過程,父母不用急於糾錯!
      ‧孩子的某個問題行為,可能是一個非自願的生活變動所引發的,父母做任何改變前,務必小心謹慎!
      ‧真正的「管教」不是處罰指責,而是「愛」與「引導」!

      「老大照書養,老二照豬養?」「照書養不易,理論根本沒有用?」
      皮亞傑、艾瑞克森、福祿貝爾、佛洛伊德等
      10位大師理論,8個深入淺出的教養守則,
      打破「理論知易行難」的迷思,讓父母有根有據、輕輕鬆鬆教孩子。

      曾經,孫立葳也認為在現實生活中,理論沒有什麼實質的用處,
      但在從事幼兒教育三十年、也自己生養兩個孩子之後,
      她才發覺自己竟在不知不覺中,將這些理論活用在教學與生活裡。

      正因為如此,這本書將從幾位大師觀點以及豐富的幼教研究,
      整理出幾個重要的兒童發展領域與階段,來幫助父母充分了解孩子;
      除了可以了解幼兒的共同特質,也能找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,提供合宜的引導。
      同時,父母也應該充分了解自己,
      才能精準找出因為天生性格不合而產生的親子衝突所在,朝著「親子契合」的目標共同努力,
      進而協助孩子順利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、快樂、自信且成熟的個體。
     

    作者介紹

    作者簡介

    孫立葳(Lisa Wen)


      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,1986年完成美國紐約大學幼兒教育碩士學位,1993年獲得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博士學位。期間任教於多所高品質的幼兒園。

      孫博士曾任台灣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專任副教授,自2007年開始擔任美國加州De Anza College兒童發展教育系專任教授,目前也是加州州政府學院事務協調專員,以及灣區華人幼教協會的會長。除了身兼幼兒園教師、園長訓練與輔導,孫博士多年來更致力於社區親職教育工作。
     

    目錄

    自序 「人的發展」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程
    前言 理論有大用

    第1章 你了解孩子的天生性格嗎?
    理論這麼說:孩子天生本質大不同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了解並接納孩子就是這樣的人,因材施教
    ◎「天生本質量表」使用說明
    ◎父母想一想

    第2章 把握孩子個性建立的關鍵期
    理論這麼說:幼兒時期是後天個性建立的關鍵期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了解幼兒每一個社會情緒發展階段的需要,給予支持與教導
    ◎父母想一想

    第3章 如何激發大腦的潛能?
    理論這麼說:刺激過多或過少,都不利大腦發展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配合幼兒的周遭環境,給予大腦適度且適量的刺激
    ◎父母想一想

    第4章 「玩」與「學」之間,大有學問
    理論這麼說:「玩」是幼兒最自然有效的學習方式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為孩子營造「從做中學」的生活環境
    ◎父母想一想

    第5章 你從什麼樣的角度看孩子的智能?
    理論這麼說:每個人都有八種基本智能,且各有程度上的差異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鼓勵孩子發揮強項智能,進一步連接發展弱項智能
    ◎多元智能量表
    ◎父母想一想

    第6章 你清楚自己的教養風格嗎?
    理論這麼說:民主型教養最有可能協助孩子達成目標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先認清自己的教養風格,再進一步調整
    ◎教養風格量表
    ◎父母想一想

    第7章 孩子生活中的蝴蝶效應
    理論這麼說:生活中的任何決定或改變,都是環環相扣的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養成檢視孩子生態環境系統的習慣
    ◎父母想一想

    第8章 如何管教孩子的問題行為
    理論這麼說:找出每個問題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
    跟著大師這樣做:藉由「解決問題的過程」,幫助孩子學會「自制」
    ◎ 父母想一想
     

    前言

    理論有大用
      

      一位世界級鋼琴家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說:「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在我小的時候,拿著棍子站在鋼琴旁邊鞭策我苦練。當時,我很羨慕別的孩子可以到外面玩,現在,我明白當時的付出是值得的。」
      
      而我的一位好友,從小也展現彈琴的才華,父母栽培更是不遺餘力。然而,就在她從世界知名的音樂學院拿到碩士學位之後,卻轉讀特殊教育,並告訴我:「我不喜歡父母在鋼琴上給我的壓力,我再也不要碰鋼琴了!」
      
      我相信這位鋼琴家與我好友的父母,都為了讓兒女成龍成鳳百般用心、竭盡所能,但是同樣的努力,結果卻大不相同,親子關係也很不一樣。
      
      從這兩個例子,你看到了什麼?我認為,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沒有一種教養技巧會適用於所有孩子,正如老祖宗「因材施教」的觀點,在世界各地也都受到普遍的認同。
      
      還有一點,不知大家是否想過,其實「成功」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,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世界級的鋼琴家,即便他可以做到。好比我的好友,也許成為一個能夠幫助孩子的教師,看到自己帶給孩子的正面影響,才是她最滿足、最快樂的成就。
      
      所謂成功的教養,不僅是協助孩子發展並激發他的潛能,達到極致,更不忘順著孩子的興趣,幫助他做喜歡的事,成就他的夢想。正因為如此,這本書將從幾個重要的兒童發展領域與階段,來幫助父母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;除了可以了解幼兒的共同特質,也能找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。書中也會建議父母,如何根據幼兒的共同特質及自己孩子的個別特質,提供合宜的引導。
      
      雖說沒有任何一種教養方法可以適用於所有孩子,不過多年來,豐富的幼教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教養幼兒的一些基本原則,父母只要把握這些重要原則,用心帶領孩子學習,就會逐步看到效果。
      
      這些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呢?答案就在歷久不衰的幼教理論中。
      
      人們常開玩笑說:「老大照書養,老二照豬養。」話中隱含著「照書養不易」、而且也未必有效的「理論無用說」,認為照著專家學者書中所說的理論來教養孩子,不但麻煩,而且很多時候不知如何靈活應用,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好像沒有什麼成效。父母們用心用力,卻得不到太大的成果,日子一久,自然氣餒,教養的態度就真的隨意起來了。
      
      許多人將「理論」視為學術研究的成果,是束之高閣、考試才用得到的東西,完全不認為在現實生活中,「理論」會有什麼實質的幫助。我曾經也這樣認為,然而從事幼兒教育三十年、也生養了兩個孩子以後,我愈來愈發現,每天在課堂中講述的、和學生討論的、對我而言老掉牙的「理論」,居然早在不知不覺中,被我應用在與幼兒的互動、對幼教老師及幼兒園的輔導、與家長的溝通,以及教導自己的孩子之上。
      
      這些歷久不衰的幼教「理論」,真的是教導幼兒的生活寶典。我懷著感恩與急切的心情分享,希望能將對我個人和我接觸過的父母、老師們最有幫助的幾個理論,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應用的方法,整理爬梳成若干重要的原理原則。
      
      本書分享的「八方面理論」,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經過專家們對兒童長時間縝密的觀察與研究,而得到的結果,也就是由實際經驗推論而出的教養原則。為了打破大家總以為理論知易行難的迷思,本書盡可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輔以我碰過的實際例子來說明如何應用理論。
      
      本書第一章與第二章,分享了先天與後天因素對幼兒人格建立的影響。第三章闡述近年來對幼教極具影響力的幼兒腦部發展研究,以及如何適性適量的刺激幼兒的大腦。第四章探討幼兒的思考模式,以及如何協助幼兒主動建構並獲得知識。第五章分析如何發覺幼兒的智能強項與弱項,如何利用強項智能來提升弱項的智能發展。
      
      第六章則邀請父母反省自己的教養風格,並適時做出必要的調整。第七章解釋生態環境對孩子的影響,父母如何確保幼兒身處正面的生態環境。第八章則以前面七章的幼兒發展理論為根基,探討父母最關心的幼兒問題行為,又應該如何引導,父母可以藉此做一統整性的檢視。
      
      在做父母之前,幾乎沒有人會花許多時間去學習做父母。大部分的人都以為能生就會養,邊學邊教。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教養,因為受個人經驗及上一代的影響,多半已有一個既定的行為模式,要調整或改變自己的教養原則或方式,牽涉到價值觀與既有的習慣,確實需要花一些心力。
      
      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不能重來的,本書鼓勵家長們「跟著大師教孩子」,從一開始就做好準備,把握教養幼兒的原則,有根有據的來引導孩子。不論是理論或是人生經驗的體會,在在指出幼兒時期的經驗,對人一生的學習發展有絕對的影響。人的基本性格、思考方式、生活習慣等等各方面,幾乎都在六、七歲以前,就有決定性的發展,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生命中最初的一段時間就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,對孩子提供合宜的教養,孩子的成長將事半功倍。
      
      雖說《跟著大師教孩子》是提供給父母親職教育的參考,但是幼教老師們正是當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時,家庭教育的替代者,父母與老師之間一致性的教導也是至關重要的。這本書也可以幫助幼教老師們,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必須熟知的重要幼教理論。
      
      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nzqsf91719 的頭像
      nzqsf91719

      博客來網路書店

      nzqsf917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